裟配什么字好听女孩
[1] 菡裟、蓓裟、始裟、裟荃、裟汯、裟鹃
[2] 畅裟、露裟、裟园、裟菊、馨裟、甜裟
[3] 瑖裟、裟裙、采裟、裟宛、艺裟、裟桂
[4] 裟倏、裟晶、薇裟、裟晶、芥裟、苁裟
[5] 裟瑷、裟鸥、裟睛、瑓裟、裟瑶、永裟
[6] 裟瑅、怿裟、洋裟、姿裟、馥裟、裟苇
[7] 霭裟、可裟、瑃裟、裟琪、裟訚、裟宁
[8] 惜裟、裟嘉、裟芯、依裟、竹裟、宛裟
[9] 瑔裟、瑾裟、旃裟、裟娅、璐裟、尼裟
[10] 婈裟、鹊裟、裟雯、湘裟、凝裟、新裟
[11] 苏裟、裟妲、裟婵、珖裟、裟纭、裟晗
[12] 裟沐、裟玦、裟绯、姬裟、心裟、裟嫚
[13] 蓉裟、俪裟、裟黛、裟婋、爽裟、裟仪
[14] 裟嫱、裟凡、裟苓、秋裟、裟寁、裟莘
[15] 裟瑆、裟环、咏裟、冰裟、裟彤、勤裟
[16] 暶裟、裟衣、芬裟、本裟、贞裟、黛裟
[17] 素裟、季裟、裟攸、婵裟、裟瑝、裟泓
[18] 慧裟、知裟、裟娴、妩裟、裟彩、裟允
[19] 环裟、潞裟、睫裟、嫣裟、裟荞、裟娇
[20] 裟玫、秀裟、若裟、裟莺、淇裟、蕊裟
裟配什么字好听女孩
[1] 桃裟、华裟、俏裟、昵裟、裟宁、旎裟
[2] 裟莘、裟嫣、鎏裟、裟莜、青裟、裟沫
[3] 裟妙、裟惜、裟婷、裟鸯、瑓裟、裟香
[4] 雅裟、裟碧、芹裟、惠裟、裟漩、裟艺
[5] 道裟、淇裟、裟芊、美裟、裟莲、裟景
[6] 裟蜜、勤裟、裟瑖、裟豌、裟辰、春裟
[7] 裟婋、歈裟、环裟、裟萒、袅裟、颍裟
[8] 裟媄、裟甜、新裟、筱裟、裟丽、裟绮
[9] 裟佩、梅裟、馝裟、裟郗、裟蝶、玲裟
[10] 裟雅、慧裟、裟夏、晶裟、裟旭、裟瑝
[11] 裟翠、裟贻、璆裟、裟华、裟鸥、裟寒
[12] 裟姝、裟鹊、思裟、裟嫭、采裟、鸥裟
[13] 裟竹、宜裟、莎裟、馥裟、桦裟、裟苁
[14] 裟艾、裟凡、舒裟、苁裟、裟姬、裟影
[15] 翎裟、裟婘、裟嘉、裟蕊、裟瑅、裟秀
[16] 裟绗、裟娉、霏裟、裟妤、裟姗、裟妆
[17] 裟乐、裟珠、钰裟、裟燕、瑛裟、裟晨
[18] 裟娴、莉裟、裟勤、裟菱、毓裟、娴裟
[19] 绢裟、裟纭、裟茹、萱裟、涟裟、沫裟
[20] 裟绣、葭裟、裟鎏、泓裟、涵裟、裟瑳
裟配什么字好听女孩古诗
1、客行皆有为,师去是闲游。野望携金策,禅栖寄石楼。山深松翠冷,潭静菊花秋。几处题青壁,袈裟溅瀑流。----《送僧》
2、五岳之丈人,西望青瞢瞢。云开露崖峤,百里见石棱。龙谿盘中峰,上有莲华僧。绝顶小兰若,四时岚气凝。身同云虚无,心与谿清澄。诵戒龙每听,赋诗人则称。杉风吹袈裟,石壁悬孤灯。久欲谢微禄,誓将归大乘。愿闻开士说,庶以心相应。----《寄青城龙谿奂道人》
3、水石随缘岂计程,东吴相遇别西京。夜禅月下袈裟湿,晓上山巅锡杖鸣。念我为官应易老,羡师依佛学无生。越中多有前朝寺,处处铁钟石磬声。----《送文着上人游越》
4、如蒙一被服,方堪称福田。(咏赐玄奘衲、袈裟,《三藏法师传》)----《句》
5、天竺胡僧踏云立,红精素贯鲛人泣。细影疑随焰火销,圆光恐滴袈裟湿。夜梵西天千佛声,指轮次第驱寒星。若非叶下滴秋露,则是井底圆春冰。凄清妙丽应难并,眼界真如意珠静。碧莲花下独提携,坚洁何如幻泡影。----《天竺国胡僧水晶念珠》
6、寒炉局促坐成劳,暗淡灯光照二毛。水寺闲来僧寂寂,雪风吹去雁嗷嗷。江山积叠归程远,魂梦穿沿过处高。毕竟忘言是吾道,袈裟不称揖萧曹。----《楚寺寒夜作》
7、常闻天女会,玉指散天花。莫遣春风里,红芳点袈裟。----《恼自澄》
8、常闻天女会,玉指散天花。莫遣春风里,红芳点袈裟。----《恼自澄》
9、天台山最高,动蹑赤城霞。何以静双目,扫山除妄花。何以洁其性,滤泉去泥沙。灵境物皆直,万松无一斜。月中见心近,云外将俗赊。山兽护方丈,山猿捧袈裟。遗身独得身,笑我牵名华。----《送超上人归天台(一作送天台道士)》
10、檐前朝暮雨添花,八十真僧饭一麻。入定几时将出定,不知巢燕污袈裟。----《题僧明惠房》
11、能入城中乞食否,莫辞尘土污袈裟。欲知住处东城下,绕竹泉声是白家。----《招山僧》
12、雨涤烟锄伛偻赍,绀牙红甲两三畦。药名却笑桐君少,年纪翻嫌竹祖低。白石静敲蒸术火,清泉闲洗种花泥。怪来昨日休持钵,一尺雕胡似掌齐。香蔓蒙茏覆昔邪,桂烟杉露湿袈裟。石盆换水捞松叶,竹径穿床避笋芽。藜杖移时挑细药,铜瓶尽日灌幽花。支公谩道怜神骏,不及今朝种一麻。----《重玄寺元达年逾八十好种名药凡所…余奇而访之因题二章》
13、袈裟影入禁池清,犹忆乡山近赤城。篱落罅间寒蟹过,莓苔石上晚蛩行。期登野阁闲应甚,阻宿山房疾未平。闻说又寻南岳去,无端诗思忽然生。----《酬慈恩寺文郁上人》
14、千途万辙乱真源,白昼劳形夜断魂。忍着袈裟把名纸,学他低折五侯门。----《勉吟僧》
15、雁门归去远,垂老脱袈裟。萧寺休为客,曹溪便寄家。绿琪千岁树,黄槿四时花。别怨应无限,门前桂水斜。----《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》
16、竹锡与袈裟,灵山笑暗霞。泉痕生净藓,烧力落寒花。高户闲听雪,空窗静捣茶。终期宿华顶,须会说三巴。----《送象上人还山中》
17、袈裟出尘外,山径几盘缘。人到白云树,鹤沉青草田。龛泉朝请盥,松籁夜和禅。自昔闻多学,逍遥注一篇。----《送僧无言归山》
18、雁门归去远,垂老脱袈裟。萧寺休为客,曹溪便寄家。绿琪千岁树,黄槿四时花。别怨应无限,门前桂水斜。----《送杨处士叔初卜居曲江》
19、沙弥舞袈裟,走向踯躅飞。闲步亦惺惺,芳援相依依。噎塞春咽喉,蜂蝶事光辉。群嬉且已晚,孤引将何归。流艳去不息,朝英亦疏微。----《嵩少》
20、雁门归去远,垂老脱袈裟。萧寺休为客,曹溪便寄家。绿琪千岁树,黄槿四时花。别怨应无限,门前桂水斜。----《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》
21、巴字江流一棹回,紫袈裟是禁中裁。如从十二峰前过,莫赋佳人殊未来。----《送僧上峡归东蜀》
22、柳眉梅额倩妆新,笑脱袈裟得旧身。三峡却为行雨客,九天曾是散花人。空门付与悠悠梦,宝帐迎回暗暗春。寄语江南徐孝克,一生长短托清尘。----《还俗尼(本是歌妓)》
23、独寻台岭闲游去,岂觉灵溪道里赊。三井应潮通海浪,五峰攒寺落天花。寒潭盥漱铜瓶洁,野店安禅锡杖斜。到日初寻石桥路,莫教云雨湿袈裟。----《送僧之台州》
24、僧貌净无点,僧衣宁缀华。寻常昼日行,不使身影斜。饭术煮松柏,坐山敷云霞。欲知禅隐高,缉薜为袈裟。----《赠道月上人》
25、不见旻公三十年,封书寄与泪潺湲。旧来好事今能否,老去新诗谁与传。棋局动随寻涧竹,袈裟忆上泛湖船。闻君话我为官在,头白昏昏只醉眠。----《因许八奉寄江宁旻上人》
26、昨日到上方,片云挂石床。锡杖莓苔青,袈裟松柏香。晴磬无短韵,古灯含永光。有时乞鹤归,还访逍遥场。----《苏州昆山惠聚寺僧房》
27、驾车出人境,避暑投僧家。裴回龙象侧,始见香林花。读书不及经,饮酒不胜茶。知君悟此道,所未搜袈裟。谈空忘外物,持诫破诸邪。则是无心地,相看唯月华。----《同群公宿开善寺,赠陈十六所居》
28、闲出东林日影斜,稻苗深浅映袈裟。船到南湖风浪静,可怜秋水照莲花。----《送僧往湖南(一作送清上人)》
29、五老峰前相遇时,两无言语只扬眉。南宗北祖皆如此,天上人间更问谁。山衲静披云片片,铁刀凉削鬓丝丝。闲吟莫学汤从事,抛却袈裟负本师。----《答禅者》
30、波上荻花非雪花,风吹撩乱满袈裟。如今岁晏无芳草,独对离樽作物华。----《答裴评事澄荻花间送梁肃拾遗》
31、檐前朝暮雨添花,八十真僧饭一麻。入定几时将出定,不知巢燕污袈裟。----《题僧明惠房》
32、百补袈裟一比丘,数茎长睫覆青眸。多应独住山林惯,唯照寒泉自剃头。----《独住僧》
33、石如骐驎岩作室,秋苔漫坛净于漆。袈裟盖头心在无,黄猿白猿啼日日。----《赠岩居僧》
34、风雨禅思外,应残木槿花。何年别乡土,一衲代袈裟。日气侵瓶暖,雷声动枕斜。还当扫楼影,天晚自煎茶。----《寄题巨源禅师》
35、玉山宴坐移年月,锡杖承恩诣丹阙。先朝亲与会龙华,紫禁鸣钟白日斜。宫女焚香把经卷,天人就席礼袈裟。禅床久卧虎溪水,兰若初开凤城里。不出嚣尘见远公,道成何必青莲宫。朝持药钵千家近,暮倚绳床一室空。掖垣挥翰君称美,远客陪游问真理。薄宦深知误此心,回心愿学雷居士。----《题玉山观禅师兰若》
36、身着袈裟手杖藤,水边行止不妨僧。禽栖日落犹孤立,隔浪秋山千万层。----《水边行》
37、江南季夏天,身热汗如泉。蚊蚋成雷泽,袈裟作水田。----《状江南。季夏》
38、独寻台岭闲游去,岂觉灵溪道里赊。三井应潮通海浪,五峰攒寺落天花。寒潭盥漱铜瓶洁,野店安禅锡杖斜。到日初寻石桥路,莫教云雨湿袈裟。----《送僧之台州》
39、金缕袈裟国大师,能销坏宅火烧时。复来拥膝说无住,知向人天何处期。----《送昙延法师讲罢赴上都》
40、着紫袈裟名已贵,吟红菡萏价兼高。秋风曾忆西游处,门对平湖满白涛。----《寄怀曾口寺文英大师》
41、童子学修道,诵经求出家。手持贝多叶,心念优昙花。得度北州近,随缘东路赊。一身求清净,百毳纳袈裟。钟岭更飞锡,炉峰期结跏。深心大海水,广愿恒河沙。此去不堪别,彼行安可涯。殷勤结香火,来世上牛车。----《送僧》
42、乱石田中寄孤本,亭亭不住凌虚引。欲以袈裟拂着来,一边碧玉无轻粉。----《僧檐前独竹咏》
43、风雨禅思外,应残木槿花。何年别乡土,一衲代袈裟。日气侵瓶暖,雷声动枕斜。还当扫楼影,天晚自煎茶。----《寄题巨源禅师》
44、满寺枇杷冬着花,老僧相见具袈裟。汉王城北雪初霁,韩信台西日欲斜。门外不须催五马,林中且听演三车。岂料巴川多胜事,为君书此报京华。----《赴嘉州过城固县,寻永安超禅师房》
45、昔喜三身净,今悲万劫长。不应归北斗,应是向西方。舍利众生得,袈裟弟子将。鼠行残药碗,虫网旧绳床。别起千花塔,空留一草堂。支公何处在,神理竟茫茫。----《哭护国上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