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棹字有涵养的名字女孩
[1] 棹爽、纨棹、棹寒、嫱棹、青棹、棹菇
[2] 棹訚、卿棹、宓棹、娑棹、霞棹、棹环
[3] 棹瑷、棹萐、棹苏、瑷棹、纭棹、棹恬
[4] 棹琪、璐棹、芩棹、绒棹、棹甜、棹瑅
[5] 棹碧、嫒棹、萍棹、琳棹、慈棹、棹眉
[6] 凝棹、棹丽、棹慧、棹瑛、棹贝、棹滢
[7] 棹方、格棹、棹瑜、懿棹、棹芹、棹俐
[8] 殊棹、嫦棹、睛棹、婘棹、棹知、倩棹
[9] 棹芳、芥棹、珑棹、棹芭、棹桃、棹瑾
[10] 泓棹、鹂棹、宁棹、心棹、棹宁、瑢棹
[11] 棹梅、荾棹、棹桐、棹绮、荔棹、棹涪
[12] 苓棹、绮棹、棹珂、棹悰、幸棹、棹佩
[13] 棹可、棹纯、棹凝、茉棹、棹玲、黛棹
[14] 嫭棹、棹菡、怩棹、灵棹、纤棹、棹涵
[15] 妮棹、棹灵、巧棹、棹菱、秋棹、霭棹
[16] 棹允、棹苇、棹怿、棹瑗、棹瑗、棹蓉
[17] 棹玉、棹葭、棹淑、尼棹、芙棹、棹立
[18] 苇棹、娟棹、伊棹、棹菁、棹婕、莞棹
[19] 菇棹、晗棹、朵棹、棹潍、娇棹、冰棹
[20] 棹婧、棹娎、卉棹、棹颍、棹瑢、霏棹
带棹字有涵养的名字女孩
[1] 知棹、囡棹、棹昵、棹莘、棹蔓、棹环
[2] 璆棹、卉棹、棹芯、暶棹、瑀棹、珂棹
[3] 笄棹、棹姗、棹月、棹潼、棹睫、棹郗
[4] 棹苑、朵棹、窕棹、棹莲、棹芮、棹岚
[5] 棹新、棹丝、玫棹、寁棹、棹芦、茜棹
[6] 棹嫒、棹婈、荺棹、荃棹、媱棹、棹豆
[7] 棹玲、乐棹、棹豌、立棹、棹晓、宛棹
[8] 瑢棹、棹兰、棹婤、影棹、爽棹、萤棹
[9] 亚棹、棹珖、棹羚、棹旖、棹瑆、琳棹
[10] 棹书、洋棹、丝棹、棹纨、棹莹、棹黛
[11] 棹旃、棹薇、珠棹、荔棹、彩棹、嫱棹
[12] 菊棹、苇棹、棹琳、棹宜、瑓棹、棹娑
[13] 媛棹、绒棹、棹华、棹荃、啡棹、棹凡
[14] 棹鸯、棹嫚、棹澜、棹乐、棹飘、琶棹
[15] 漪棹、莞棹、怡棹、棹艳、棹琰、华棹
[16] 瑅棹、棹馥、芥棹、倏棹、棹妩、棹夕
[17] 紫棹、盈棹、衣棹、棹爽、棹枫、映棹
[18] 棹涵、芬棹、荷棹、昵棹、棹妙、棹恬
[19] 棹亦、棹湘、姿棹、沫棹、嫙棹、棹蔻
[20] 棹畅、慈棹、嫒棹、棹璐、燕棹、棹嫣
棹字基本释义
1.船:~夫(船家)。归~。
2.划船的一种工具,形状和桨差不多。
3.划船:“或命巾车,或~孤舟”。
同“桌”。
带棹字有涵养的名字女孩成语
南棹北辕
带棹字有涵养的名字女孩古诗
1、小隐西斋为客开,翠萝深处遍青苔。林间扫石安棋局,岩下分泉递酒杯。兰叶露光秋月上,芦花风起夜潮来。湖山绕屋犹嫌浅,欲棹渔舟近钓台。----《钱塘青山题李隐居西斋》
2、晚日临寒渚,微风发棹讴。凤池波自阔,鱼水运难留。亭古思宏栋,川长忆夜舟。想公高世志,只似冶城游。----《重题》
3、写月涂黄罢,凌波拾翠通。镜花摇芰日,衣麝入荷风。叶密舟难荡,莲疏浦易空。凤媒羞自托,鸳翼恨难穷。秋帐灯华翠,倡楼粉色红。相思无别曲,并在棹歌中。----《棹歌行》
4、水色连天色,风声益浪声。旅人归思苦,渔叟梦魂惊。举棹云先到,移舟月逐行。旋吟诗句罢,犹见远山横。----《舟夜一章》
5、浔阳白司马,夜送孟功曹。江暗管弦急,楼明灯火高。湖波翻似箭,霜草杀如刀。且莫开征棹,阴风正怒号。----《夜送孟司功》
6、背霜南雁不到处,倚棹北人初听时。梅雨满江春草歇,一声声在荔枝枝。----《越鸟》
7、草草离亭鞍马,从远道、此地分襟。燕宋秦吴千万里¤无辞一醉。野棠开,江草湿,伫立,沾泣,征骑駸駸。离棹逡巡欲动,临极浦、故人相送。去住心情知不共¤金船满捧。绮罗愁,丝管咽,回别,帆影灭,江浪如雪。----《上行杯》
8、拂露丛开血色殷,枉无名字对空山。时逢舞蝶寻香至,少有行人辍棹攀。若在侯门看不足,为生江岸见如闲。结根毕竟输桃李,长近都城紫陌间。----《野花》
9、大江开宿雨,征棹下春流。雾卷晴山出,风恬晚浪收。岸花明水树,川鸟乱沙洲。羁眺伤千里,劳歌动四愁。----《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》
10、远屿霭将夕,玩幽行自迟。归人不计日,流水闲相随。辍棹古崖口,扪萝春景迟。偶因回舟次,宁与前山期。对此瑶草色,怀君琼树枝。浮云去寂寞,白鸟相因依。何事爱高隐,但令劳远思。穷年卧海峤,永望愁天涯。吾亦从此去,扁舟何所之。迢迢江上帆,千里东风吹。----《入白沙渚,夤缘二十五里至石窟山下,怀天台陆山人》
11、长堤春水绿悠悠,畎入漳河一道流。莫听声声催去棹,桃溪浅处不胜舟。----《宴词》
12、积水自成阴,昏昏月映林。五更离浦棹,一夜隔淮砧。漂母乡非远,王孙道岂沉。不当无健妪,谁肯效前心。----《宿淮阴水馆》
13、螺亭倚棹哭飘蓬,白浪欺船自向东。楚国蕙兰增怅望,番禺筐篚旅虚空。江城雪落千家梦,汀渚冰生一夕风。弃置侯鲭任羁束,不劳龟瓦问穷通。----《冬日暮旅泊庐陵》
14、樱桃厅院春偏好,石井栏堂夜更幽。白粉墙头花半出,绯纱烛下水平流。闲留宾客尝新酒,醉领笙歌上小舟。舞袖飘飖棹容与,忽疑身是梦中游。主----《府中夜赏》
15、云阳县郭半郊垧,风雨萧条万古情。山带梁朝陵路断,水连刘尹宅基平。桂枝自折思前代,藻鉴难逢耻后生。遗事满怀兼满目,不堪孤棹舣荒城。----《过丹阳》
16、尊前万里愁,楚塞与皇州。云识潇湘雨,风知鄠杜秋。潮平犹倚棹,月上更登楼。他日沧浪水,渔歌对白头。----《将赴京师蒜山津送客还荆渚》
17、云斋曾宿借方袍,因说浮生大梦劳。言下是非齐虎尾,宿来荣辱比鸿毛。孤舟千棹水犹阔,寒殿一灯夜更高。明日东林有谁在,不堪秋磬拂烟涛。----《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》
18、小舫一艘新造了,轻装梁柱庳安篷。深坊静岸游应遍,浅水低桥去尽通。黄柳影笼随棹月,白苹香起打头风。慢牵欲傍樱桃泊,借问谁家花最红。----《小舫》
19、两城相对峙,一水向东流。今夜素娥月,何年黄鹤楼。悠悠兰棹晚,渺渺荻花秋。无奈柔肠断,关山总是愁。----《中秋夜泊武昌》
20、岂劳孤棹送行舟,轻过天涯势未休。断岸晓看残月挂,远湾寒背夕阳收。川平直可追飞箭,风健还能溯急流。幸遇济川恩不浅,北溟东海更何愁。----《帆》
21、江皋正月雨,平陆亦波澜。半是峨嵋雪,重为泽国寒。农田淹浸尽,客棹往来难。愁杀骚人路,沧浪正渺漫。----《江上值春雨》
22、音书不可论,河塞雪纷纷。雁足期苏武,狐裘见薛君。城池通紫陌,鞍马入黄云。远棹漳渠水,平流几处分。----《送余赞善使还赴薛尚书幕》
23、一随菱棹谒王侯,深愧移文负钓舟。今日太湖风色好,却将诗句乞鱼钩。----《寄裴生乞钓钩》
24、缭绕江南一岁归,归来行色满戎衣。长闻凤诏征兵急,何事龙韬献捷稀。旅梦远依湘水阔,离魂空伴越禽飞。遥知倚棹思家处,泽国烟深暮雨微。----《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》
25、树密云萦岸,池遥水际空。芰开方吐镜,苹动欲含风。渐映沙汀白,微分渚叶红。金波宜共赏,仙棹一宵同。----《与诸公池上待月》
26、闲读南华对酒杯,醉携筇竹画苍苔。豪门有利人争去,陋巷无权客不来。解报可能医病雀,重燃谁肯照寒灰。严陵万古清风在,好棹东溪咏钓台。功智争驰淡薄空,犹怀忠信拟何从。鸱鸢啄腐疑雏凤,神鬼欺贫笑伯龙。烈日不融双鬓雪,病身全仰竹枝筇。崇侯入辅严陵退,堪忆啼猿万仞峰。----《西寨寓居》
27、蓝岑竦天壁,突兀如鲸额。奔蹙横澄潭,势吞落星石。沙带秋月明,水摇寒山碧。佳境宜缓棹,清辉能留客。恨君阻欢游,使我自惊惕。所期俱卜筑,结茅炼金液。----《泾溪南蓝山下有落星潭可以卜筑余泊舟石上寄何判官昌浩》
28、县前水色细鳞鳞,一为夫君吊水滨。漫把文章矜后代,可知荣贵是他人。莺偷旧韵还成曲,草赖馀吟尽解春。我亦有心无处说,等闲停棹似迷津。----《过废江宁县(王昌龄曾尉此县)》
29、客程殊未极,舣棹泊回塘。水宿知寒早,愁眠觉夜长。远钟和暗杵,曙月照晴霜。此夕相思意,摇摇不暂忘。----《江城夜泊寄所思》
30、横笛怨江月,扁舟何处寻。声长楚山外,曲绕胡关深。相去万馀里,遥传此夜心。寥寥浦溆寒,响尽惟幽林。不知谁家子,复奏邯郸音。水客皆拥棹,空霜遂盈襟。羸马望北走,迁人悲越吟。何当边草白,旌节陇城阴。----《江上闻笛》
31、倚棹春江上,横舟石岸前。山暝行人断,迢迢独泛仙。----《葮川独泛》
32、虹旗映绿荑,春仗汉丰西。侍跸浮清渭,扬舲降紫泥。近临钧石地,遥指钓璜溪。岸转帆飞疾,川平棹举齐。傅舟来是用,轩驭往应迷。兴阕菱歌动,沙洲乱夕鹥.----《扈从温泉同紫微黄门群公泛渭川得齐字》
33、百里行春返,清流逸兴多。鹢舟随雁泊,江火共星罗。已救田家旱,仍医俗化讹。文章推后辈,风雅激颓波。高岸迷陵谷,新声满棹歌。犹怜不才子,白首未登科。----《陪卢明府泛舟回作》
34、心慕知音命自拘,画堂闻欲试吹竽。茂陵罢酒惭中圣,漳浦题诗怯大巫。鬐鬣几年伤在藻,羽毛终日羡栖梧。还愁旅棹空归去,枫叶荷花钓五湖。----《宣城崔大夫召联句,偶疾不获赴因献》
35、南土秋虽半,东湖草未黄。聊乘风日好,来泛芰荷香。兰棹无劳速,菱歌不厌长。忽怀京洛去,难与共清光。----《东湖临泛饯王司马》
36、嵇阮相将棹酒船,晚风侵浪水侵舷。轻如控鲤初离岸,远似乘槎欲上天。雨外鸟归吴苑树,镜中人入洞庭烟。凭君不用回舟疾,今夜西江月正圆。----《和侯秀才同友生泛舟溪中相招之作》
37、谁宴霜台使,行军粉署郎。唱歌江鸟没,吹笛岸花香。酒影摇新月,滩声聒夕阳。江钟闻已暮,归棹绿川长。----《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(得长字)》
38、家楚依三户,辞州选一钱。酒杯同寄世,客棹任销年。赤烧兼山远,青芜与浪连。青春明月夜,知上鄂君船。----《送严使君游山》
39、暖殿流汤数十间,玉渠香细浪回环。上皇初解云衣浴,珠棹时敲瑟瑟山。----《开元杂题七首。汤泉》
40、动叶复惊神,声声断续匀。坐来同听者,俱是未归人。一棹三湘浪,单车二蜀尘。伤秋各有日,千可念因循。----《闻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