形容紧张不安的四字成语
擦掌磨拳
形容准备动武,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。
惶恐不安
惶恐:惊慌、害怕。惊慌、害怕得不得安宁。含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惊慌失色
见“惊惶失色”。
惊心动魄
原指作品文辞优美;使人感受极深;震动极大。后形容令人震惊、感动、紧张之极。可以用来说明事物极为惊人、壮观。一般作定语、谓语、状语、补语。
不可终日
终日:从早到晚;整天。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。多用作书面语。它的前面常加上“惶惶”、“惴惴”等表示恐惧的词;形容心中惶恐不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大惊失色
色:神色。大为吃惊;脸色失常。形容极度惊恐。常与“不觉”;“不由的”等词连用;表示下意识的表情;而不是形体动作。一般作谓语、补语。
畏缩不前
畏惧退缩,不敢前进。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畏首畏尾
比喻作事胆子小;顾虑多。畏:畏惧;害怕。用作贬义。用来形容人做事胆小;顾虑重重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被宠若惊
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。
不动声色
动:变动;声:说话的声音;色:脸色。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。形容镇静、沉着。也作“声色不动”、“不露声色”。表示在紧急或特殊情况下;说话、神态都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。有时也表示“不声不响;不变脸色”的意思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诚惶诚恐
诚:确实;惶:害怕;恐:畏惧。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;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;现形容尊敬、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。有时含贬义。一般带有幽默或讽刺意味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踧踖不安
恭敬而不安。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。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形容坐立不安
打草惊蛇
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。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;使乙感到惊慌。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。含贬义。多表示劝阻或否定的语气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。
宠辱若惊
无论受宠、受辱,心里都要振动。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。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人非常计较得失宠辱若惊的意思
谈虎色变
色:脸色;神色。原指被老虎咬过的人一谈起老虎;吓得脸色都变了。后比喻一提起可怕的事;就情绪紧张。用作贬义。用来形容一旦谈起可怕的事情或人就惊慌失措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兵慌马乱
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。
风声鹤唳
唳:鹤鸣声。风吹的响声和仙鹤的叫声。形容惊慌失措;或自相惊扰。多用于战败者和畏敌者;也用于其他一有动静非常恐惧的神经过敏者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。
从容不迫
从容:不慌不忙;镇静;不迫:不急促。形容临事不慌不忙;镇定沉着。含褒义。形容人举止不慌;态度镇静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心惊肉跳
担心灾祸临头;恐慌不安。形容心神不安;极其恐惧。跳:发抖。形容心中极其恐惧紧张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补语。
动荡不安
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
提心吊胆
吊:悬着;不塌实。心和胆好像悬起来;不塌实。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用作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。
手足无措
措:安放。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。形容举动慌张;或无法应付。用作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。
擦拳磨掌
形容准备动武,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准备动手干某事
搓手顿足
形容焦急不安的样子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焦急的样子
毛骨悚然
毛:头发和汗毛;骨:指脊背;悚然:害怕的样子。毛发竖起;脊骨透寒。形容非常恐惧惊骇。一般用来形容看到、听到或想到令人害怕或恐怖的事情时人的心理感受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惊魂未定
惊魂:受惊吓的心灵。形容受惊吓后;心情还没有平静下来。形容受惊之后;心情尚未平静。现多用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补语。
惊慌失措
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;不知如何是好。形容惊恐慌张;不知如何是好。含贬义。一般作谓语。
触目惊心
触目:眼睛看到;惊:震惊。眼睛看到;内心感到吃惊。形容事态严重;令人震惊。也作“怵目惊心”、“惊心怵目”。可用来形容看到的有关死伤惨重;灾情巨大等严重的场面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。
不安于位
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,不安心工作。动宾式;作谓语;形容不安心工作
凄风苦雨
形容天气恶劣;比喻处境悲惨凄凉。用作贬义。用来形容环境。一般作主语、定语。
八方风雨
八方:四方四隅的总称。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。比喻形势骤然变幻,动荡不安
惨雨酸风
犹言凄风苦雨。指令人伤感的天气。亦以喻不安定的局势。
四面八方
八方:指四方四隅;即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;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四隅;泛指周围。指周围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。用来形容范围广。一般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、补语。
忐忑不安
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。忐忑:心神不安定。用作贬义。多形容心情;也形容表情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